河南:让革命文物“讲好”党史故事
革命文物凝结着中国共产党的光荣历史,展现了近代以来中国人民英勇奋斗的壮丽篇章。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在这个重要历史节点上,河南省多措并举加强革命文物保护利用,传承红色基因,讲好百年党史故事。
夯实保护基础 公布首批革命文物名录
无论是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还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很多历史事件都与河南密切相关。
目前,河南省共有革命文物点4000多处。河南省文物局革命文物处处长张永俊介绍,为更好地营造革命文物保护氛围,不久前,河南省文物局公布了河南省第一批革命文物名录。不可移动革命文物115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8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97处;可移动革命文物4405件(套)。“这些革命文物是河南省文物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激发爱国热情、振奋民族精神的深厚滋养。今年将继续公布第二批革命文物名录,不断提升革命文物保护利用水平,发挥革命文物在弘扬革命精神、传承红色基因、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张永俊说。
此外,近几年,河南省还开展了长征及大运河革命文物调查,对红二十五军长征文物保护利用调研课题立项,系统梳理和综合评估红二十五军长征线路上的不可移动革命文物。
创新传播方式 见人见物见精神
穿红军军装、走红军路、诵读红色家书、重温入党誓词……这是在大别山干部学院学习的必修课。
大别山干部学院是河南省深挖“红色富矿”、讲好红色故事的一个生动缩影。其深入挖掘大别山红色精神内涵,开发出现场教学、访谈式教学、体验式教学、红色故事会等10余种教学培训形式,构建了以理想信念为核心的教学体系。
在桐柏县,依托三军会师纪念地建立的桐柏革命纪念馆,采用文物与景观、照片与影视、音乐与解说、参观与参与相结合的展示方式,记录了成立中原局、桐柏军区等重大历史事件,再现了桐柏30年血与火的革命斗争历程以及桐柏英雄可歌可泣的革命精神。目前纪念馆已成为桐柏红色文化的展示地、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桐柏英雄》电视连续剧拍摄基地。
其实,河南省像大别山干部学院、桐柏纪念馆等生动弘扬红色文化的典型案例还有不少。它们与教育互动、与科技联姻、与创意嫁接、与旅游相融合的创新性传播方式,让人们触摸到有温度的革命历史。
此外,举办河南省红色故事讲解员大赛、河南省红色旅游讲解员培训班;打造纪念馆革命文物陈列展览精品工程……河南省各级革命旧址、博物馆、纪念馆坚持有址可寻、有物可看、有史可讲、有事可说,围绕焦裕禄精神、红旗渠精神、大别山精神着力策划打造主题突出、导向鲜明、内涵丰富的陈列展览精品等,做到见人见物见精神。
正因为河南省各方“给力”,赢得了这样一组“红色温暖”数据:2019年河南省各级各类革命文物开放单位和革命博物馆纪念馆年接待观众2000多万人次;确山县竹沟革命纪念馆、兰考县焦裕禄纪念馆、清丰县冀鲁豫边区革命根据地旧址等单位年均参观人数都有百万人次。
讲好革命故事 传承红色基因
去年11月,河南省倾力打造的民族歌剧《银杏树下》首轮试演时,现场观众热泪盈眶、深受感动。该剧以红二十五军长征为主线,诠释了坚守信念的大别山精神。
如何运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发出红色声音,生动鲜活地讲好党的故事、革命故事、英雄故事,河南省一直在积极探索和破题。河南省在立足自身资源、强化革命文物保护的同时,促进红色资源与其他业态融合发展,不仅创作了豫剧《焦裕禄》、话剧《红旗渠》等优秀剧目,还积极开发红色主题文创产品,发布红色旅游线路,开展研学活动。
2019年,河南省向社会发布推介了4条红色线路:大别山红色长征游、河南抗日战地游、豫东解放战争游、中原时代精神游;2020年,重点扶持开封、洛阳、林州、新县打造一流研学旅行目的地……一批批游客在沉浸式体验中感受着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
“革命文物资源是党和国家的红色基因库,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根据地的故事、英雄和烈士的故事,传承红色基因,汲取奋进力量,是文物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河南省文物局局长田凯说,一定要做好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陈列展览的展陈和宣传等工作,推动河南红色基因库发挥更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