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务副院长杜福磊教授到机电工程系调研指导工作
4月9日上午,常务副院长杜福磊教授在教务处处长王培义教授、副处长侯瑞丽等的陪同下到我系就如何有效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加强内涵建设及专业建设等进行调研和指导。系党总支书记毛贡献、教学主任潘爱民、教研室主任、教师和辅导员代表参加会议。
教学主任潘爱民结合我系情况做了汇报:从专业设置、在校生人数、实验室建设、教师结构、职称结构、人才引进,“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培养,如何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加强课堂实践教学环节,构建“教、学、做、用一体化”高职人才培养教学模式的策略,积极落实1+x证书制度,建立高效优质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等方面进行了有针对性的汇报。
系党总支书记毛贡献结合我系2019年工作任务从立德树人、牢牢把握办学方向、不断加强教职工政治理论学习、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如何用高质量党建推动教学高质量发展,探索学生管理新模式并成立“团员成长工坊”“鲁班工坊”等方面做了详细的汇报。
随后,与会老师积极发言,提出了很好的意见和建议。
杜副院长在听取汇报后首先对我系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他结合国家人才强国战略,就“如何落实好高等教育实施方案,提升职业教育办学水平”做了详细的解读。他指出,我们要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特色办学之路,要体现出我们的办学特色、质量特色和专业特色,要进一步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及国务院职教二十条精神,落实办高质量高等教育的目标,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要往实处走,往深处走。他强调,系部要在如下几个方面抓好落实:一是如何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和实践教学质量;二是理论课与实践课的比例是否合适;三是如何以就业为导向,以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着力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四是是否构建了“教、学、做、用”一体化高职教育新模式;五是如何落实1+x证书制度;六是如何培养造就一批适应高等教育要求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七是如何做实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办学模式,即上课即上岗、作业即作品、教室即车间、实习即工作、毕业即就业。最后杜副院长对我系工作提出了四点希望:一是探讨建立“六不”课堂(即教师不接看手机,学生不迟到、不早退、不打瞌睡、不吃东西、不玩手机),强化课堂管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二是校企合作进一步做实、巩固成果,扩大规模。三是双师队伍培养,特别是年轻教师的培养,要有更好的措施,促进教师的成长。四是打造专业特色、办学特色、课堂改革特色,形成一系有一系先进的教学改革经验、一系有一系成功的范例、一系有一系的特色,打造出系部品牌。要进一步明确专业发展方向,把特色专业做精做强,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学院升本打下坚实基础。
院领导的这次调研活动,对我系下一步工作开展具有极大的指导和推动作用,我们将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并落实到育人全过程,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