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的时光如白驹过隙,我们在知识的海洋里踏浪前行,在广阔的天地间拓宽视野。然而,无论我们走得多远,心中总有个地方始终魂牵梦萦,那便是我们的家乡。2025年寒假,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带着校园里的所学所悟,怀着对家乡的拳拳深情,艺术传媒学院的学子们重返家乡,在这片熟悉的土地上开展志愿服务活动。青春的热血与家乡的发展脉搏在此刻同频共振,一场关于梦想与担当的交流拉开帷幕。
返乡青年情,寒冬暖乡音
在寒风凛冽的冬日,“心系故里,共筑未来”返家乡青年活动中艺术传媒学院24级虚拟现实技术应用的刘源荟同学热情似火。她带着精心准备的慰问物资,走进家乡的孤寡老人与困难家庭。她热情的帮老人打扫屋子、陪他们唠家常,用青春的朝气驱散冬日的寒意,以实际行动传递温暖,诠释着对家乡的热爱与责任,让这个冬天充满温情与希望。

归乡青年力,环保新征程
在 “心系故里,共筑未来”返家乡青年环保宣传志愿服务活动中,有四位身处不同家乡,却都在为环保助力,他们用自己的青春热情,为自己的家乡贡献一份力量。

活动期间,23级艺术设计1班的徐敬晗同学;23级数字媒体技术1班的李敏和王春杰同学;23级建筑装饰工程技术3班姬静雯同学深入社区、家乡和敬老院,通过多样化的形式开展环保宣传。

在社区,志愿者们设立咨询点,向居民发放环保宣传手册,详细讲解垃圾分类、节能减排等环保知识,并结合实际案例,让居民深刻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激发全民热情,志愿者们带着热忱与关爱,为老人们送出温暖,打扫环境,温馨互动,让老人们感受到久违的关怀。

赋能乡村治理助力乡村振兴
在返家乡实践活动中23级动漫制作技术2班倪紫月同学和24级数字媒体艺术设计1班庞晶晶分别在自己的家乡村委会实践期间,实践人员与部门工作人员、村民及志愿者密切交流协作,不仅提升了沟通协调能力,还深入了解基层农村发展。

她们帮助工作人员完成纸质档案数字化,提升办公效率。同时,向村民发放传单开展消防安全教育,增强村民安全意识;积极参与村庄环境治理,改善乡村面貌;走访关爱老人,为他们排忧解难。

24级动漫制作技术1班王超威成绩斐然。不仅专业技能显著提升,工作完成高效精准,还在团队协作中表现出色,积极参与多个项目,凭借共同研讨提出的有效方案,有力推动项目进展,增强团队凝聚力。展望未来,他充满信心和期待。他表示将继续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一定能够取得更加优异的成绩,书写更加精彩的人生篇章!此次实践活动为农村发展注入活力,彰显了实践人员的担当,有力推动乡村振兴。

禁烧禁放见实效,返乡实践展风采
在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寒假期间,24级道路与桥梁工程技术1班余得涛投身社区禁烧禁放宣传与巡逻实践。从设立路口宣传点到各个小组分发资料入户讲解,面对居民质疑余得涛耐心科普,提升沟通能力。与团队分工协作,交流技巧,工作效率与团队能力双提升。巡逻时细心排查隐患,随时保持警惕清理易燃物。此次实践见证成长,更呼吁更多大学生参与,在服务社会中实现价值。

这些参与“心系故里 共筑未来 返家乡青年实践”活动中实践的青年们,在红色文化传承、乡村治理和服务群众等不同领域发光发热。他们用实际行动,将青春的笔触融入家乡发展的篇章,成为了家乡建设中最具活力的青春力量。希望未来,能有更多艺术传媒学院青年学子加入“心系故里 共筑未来 返家乡青年实践”活动中,让青春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共同续写家乡发展的崭新篇章。